孟建民院士:建筑的未来性-【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目的地搜索 用户中心

孟建民院士:建筑的未来性
2022-04-07  来源: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阅读:

未来的城市在智慧化的支撑下,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这是我们对未来建筑的抽象设想,相信这些美好的憧憬在未来不久就能实现。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
我今天谈的是建筑问题,这就涉及建筑学。在最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维特鲁威提出建筑三大要素:实用、坚固、美观。科技发展至今,这一经典的建筑定义,还能不能诠释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科技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中得到启示:科技的进步,给建筑复杂性的表达和建构创造了条件,因此,传统的建筑学必须突破它的框架和界限,形成一个泛建筑学的概念。
泛建筑学的表现形式包括:潜在水下的潜艇、超大型飞机、国际空间站以及还在畅想的月球空间站等,它们都可以是解决人类所有生活和功能需求的综合体。
可以预见,未来的建筑学(即泛建筑学)不仅仅是研究建筑物及环境的科学,也不再局限于所谓的建筑风格、类型这种传统的狭义的观念,未来的建筑学应该顺应科技的发展结合其他科技产物,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实践的角度看,建筑的智慧化是通往泛建筑学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主要是智慧建筑、智慧城市两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消耗以及各种灾害等提出了发展的需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5G技术等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支撑,这两方面条件同时具备后,才能促成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的飞速发展。
智慧城市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只是一个专业领域,而是一个新的发展行业,更是各行各业都在基于各自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发展。从系统结构上分类,有规划设计类、感知通讯类、平台基础设施类、计算类、应用类等;从业务板块来看,有政务板块、安防、交通、医疗等。
那么,我们今天的城市是智慧城市吗?到底发展成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智慧城市呢?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智慧化的过程,不能说哪一个城市已经智慧了,因为这是一个逐渐升级迭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智慧化能力会越来越高。
当然,在“智慧化”过程中,城市发展需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盲人摸象式的探索,很多城市探索智慧化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从自身角度、自身板块来进行的。其次,需打破系统碎片化形成的信息孤岛。最后,在城市和建筑数智化过程当中,许多分割且独立的系统需要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和整合。
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建筑管理系统(BMS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各自独立的,而且只支撑本地化的部署。在第二个阶段,实现了子系统的集成,我们看到它们之间有联通,这样数据可以相对集中储存,但是底层数据依然是孤立的。发展至第三阶段,智慧建筑实现了智慧化运维,这一阶段集中了分布式的架构,既可以打通所有层级之间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实现场景化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两个实践案例中,均应用了数字孪生技术。
第一个案例是广州地铁太和站。该项目共集成了6大板块,62个子系统,可以实现智慧化的整合和运用。
第二个案例是万科滨海云中心项目。该项目集成了24个子系统应用,实现了精准化管理、综合安防一体化管控、餐厅实时疏导、电梯全生命周期运维等功能。
面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泛建筑学时代必将到来,建筑行业需要建筑师和各个领域的专家做好准备:一是要突破传统建筑学的固化思维,探索未来建筑发展的颠覆式变革;二是要站在未来思考现在,洞察科技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三是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新技术在城市和建筑领域的应用和拓展。
来源:“云楼智宇·TRUE见未来”2021楼宇科技TRUE大会发言整理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孟建民 院士 建筑 未来性

上一篇:徐伟: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解和实施路径
下一篇:刘联伟: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综合能力,推动海南省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建筑产业网•建筑工业化智慧之窗
新闻热线:010-63381153
投稿邮箱:cnpbi20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