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8%,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4.5%”“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2.1%”“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7.9%”…… 一连串的数据显示,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较 2020 年均有所提高,呈现齐头并进、继续快速增长态势。
从结构类型来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7.7%;钢结构建筑2.1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28.8%,其中,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1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其余为木结构建筑及其他混合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
值得关注的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装配式钢结构模块房发挥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以其“快速、集成、高效”的建造特点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据不完全统计,从 2019 年底疫情暴发至目前疫情发展期,中建科工、中建三局、烟台万华等国内装配式模块房骨干供货企业,共承建或提供箱体的集中隔离治疗医院项目近 65 个,面积近 107.79 万平方米,使用模块 47267 个,为下一步国家层面探索符合“平战结合”要求的应急模块房生产、运输、储存、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1年,全国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相关构配件生产企业数量、生产线数量、设计产能、实际应用产能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产能达到 2.4 亿立方米,较上年提升 16.5%,产能利用率为 51.1%;装配式钢结构构件设计产能达到 7231 万吨,产能利用率达 58.2%。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在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要以高品质、高质量为发展目标,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要通过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2022年,发展装配式建筑要坚持标准引领,推进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和《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等相关标准体系的引领作用,推动在范例城市、产业基地、示范工程中率先应用。要进一步梳理总结各地制定的装配式建筑政策措施、标准规范,以及技术引领、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加强各地的交流学习。要继续加强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各参与主体都要高度重视生产和施工质量,避免过去粗放的建造方式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出现在装配式建筑工地上。要积极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咨询服务。要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制度,充分发挥装配式建造方式的综合优势,促进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装配式建筑风正劲足发展加速
原文见《建筑》2022年10期第1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