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丨邹彬:为建筑工人代言 为城市更新献策-【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目的地搜索 用户中心

两会“建”言丨邹彬:为建筑工人代言 为城市更新献策
2025-03-09  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
围绕“以传统产业升级带动
‘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
“以人民城市理念推进城市更新
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载体”
等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尤其在制造、建筑、家政、餐饮、物流等传统产业中聚集。近些年,社会各界和政府“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呼声和政策制度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更加迫在眉睫。
邹彬代表认为,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离不开行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力:
加强政策支持与环境营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系统化集成设计和标准化设计。转型升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还包括管理模式和行业标准的更新。
一是加强国家标准提升引领,通过更新规范行业标准,构建发展良好生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示范交流平台搭建和意见征集,推动行业内部的集思广益和协同发展。三是鼓励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引领行业提升精益建造水平,助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推进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帮助产业工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既包括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在职产业工人的知识升级,更包括老龄产业工人的技能转型。要形成合力,面向传统产业领域培养一批数字化转型人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
一是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面向产业和产业工人转型需求打造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二是加快健全在职产业工人知识更新、技能认证和学历提升通道。整合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及厂区、企业、劳动局等资源,不断丰富产业工人在职继续教育项目,从素质、技能、学历多方面提供在职提升通道。三是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在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中的作用,向在职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面向大龄农民工做好再就业技能培训和扶持。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邹彬代表建议:
充分践行城市更新领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设立城市更新公众咨询委员会等机构,构建多渠道协商沟通平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强化城市更新领域的人民民主。加强城市体检问需于民众,城市更新问计于民,建设过程向人民公示,建设成效看人民反馈。加强政府、社会力量与当地人民的良性互动,更多赋予人民决策权,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治理中获得成就感。加强可视化、智能化技术建设“一站式”参与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多主体互动。
完善城市微更新推进机制、政策及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安全韧性提升工程之外,更多关注具体的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诉求,把握好老旧小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等“微尺度”,采用提升与赋能、保护与活化、织补与共享等渐进式、低强度、弱干预的方法,聚焦微群体、微地块、微业主、微产权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沉淀经验、创新方法。
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更好地支撑城市更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协同水平。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满足,打造一批诸如中国建筑“好房子”的创新样板。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邹彬 建筑 工人 城市更新

上一篇:陈华俊:开启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新篇章
下一篇:两会“建”言丨冯远:提升西部地区农村住房抗震性能

装配式建筑产业网•建筑工业化智慧之窗
新闻热线:010-63381153
投稿邮箱:cnpbi2020@126.com